電影

《羅馬假期》千年建物旁的一日愛戀

作品資料

導演|William Wyler
編劇|Dalton Trumbo
主演|Gregory Peck、Audrey Hepburn
類型|愛情
年份|1953
產地|美國
片長|118分鐘

預告片

榮譽

第11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
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、最佳故事、最佳黑白片服裝設計獲獎。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配角、最佳改編劇本、最佳黑白片藝術指導、最佳黑白片攝影、最佳剪輯提名

劇情簡介

一位皇室公主Ann(Audrey Hepburn 飾)前往歐洲進行公開訪問,夜晚因為受夠繁文縟節而情緒失控,隨行醫師替她注射安眠鎮靜劑,隨後公主偷偷溜出大使館,在深夜巧遇美國男子Joe Bradley(Gregory Peck 飾),兩人一同在羅馬展開短暫的旅行。

劇情心得

Ann逃出大使館後,安眠藥效逐漸發作,Joe在回家路上,發現了躺在街道旁的Ann,他原本無意靠近,但睏倦的Ann朝著他唸唸有詞,讓他不得不予理會。

Joe詢問後得知她身無分文,打算請計程車司機送她回家,卻問不出她家在哪裡,只好帶回自己位於Via Margutta 51的宿舍。

雖然兩人共處一室,但Joe並沒有做出非禮舉動,正當想稱讚Joe是個正人君子時,Joe在報紙上發現Ann就是公主,想藉機製作專題報導賺大錢。

Joe出於想製作私人專訪陪她玩樂,Ann則想自在溜達個幾小時,兩人向對方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,在遊玩過程中不知不覺墜入愛河,也在一天之內相愛與分別。

電影中雖然帶著童話故事的浪漫,卻並非一股腦兒的天真無邪。Joe不像白雪公主裡的王子吻醒昏睡的Ann,而是把她翻到沙發上,自己睡在舒適的床鋪,Ann也不像灰姑娘可以踏著舞鞋隨意出走,她終究必須回到公主的崗位,謹守王室成員的本分。

兩人在車上淚眼汪汪擁吻告別,Ann說她會在前方轉彎,請Joe不要理會她,要他自己開車離開。看到此處不禁感嘆,原來,公主的南瓜馬車,不是開往幸福的愛情,而是開回責任的屬地。

遲到了一天的採訪依舊進行著,而事前擬定的訪問題目也毫無更動,記者們制式詢問公主對於歐洲貿易與外交關係的想法,而Ann早已在訓練之下,能反射性做出得體的政治應對。

電影最後15分鐘非常精彩,無論是台詞或是演員眼神都值得反覆咀嚼。Ann和Joe以公主與記者的真實身份重逢,彼此的眼裡閃爍著淚光。

記者:「殿下怎麼看待歐洲各國的邦交?」
Ann:「我對此充滿信心,正如我信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」
Joe:「請容我代表本新聞社發言,公主的這份信心不會白費的。」

言下之意是告訴Ann,他會把兩人在羅馬的回憶,作為深埋內心的秘密,而他也確實摒棄製作專訪以賺取高額獎金的機會。

記者:「訪問過程中,殿下最喜歡哪一個城市?」
Ann:「每個城市都有它讓我難忘的特色,很難說是哪一個。」接著轉變態度並把目光轉向Joe,出格的說「無庸置疑是羅馬,我會珍惜在羅馬的一切回憶。」

為了能與Joe握手道別,公主主動向所有到場的記者寒暄,近距離相望的時刻,即便兩人都故作鎮定,眼神卻難掩激動。

眾人離去之後,Joe獨自一人若有所思地佇立,而作為觀眾的我則是等待著Ann能在這個只有兩人的空間裡追上來,可能拉住他的手、可能擁抱著他、或者過份一點地吻上他的唇。

當我的腦海貪心預想著這些場景時,畫面便呈上The End字樣,只留下Joe緩緩走在華麗的長廊,靜謐而惆悵,那不是扎根於內心的深邃之愛,卻是沾染在衣袖上,揮之不去的羅馬雲彩。

全片感想

全片以黑白色調呈現,給予我觀賞一則傳說的意境,片中出現的聖彼得大教堂、羅馬競技場這些知名古蹟至今仍然屹立於羅馬,然而這樣的愛情故事或許早已不復存在。

《羅馬假期》把羅馬拍攝得很美麗,片中囊括眾多名場面,包含騎著偉士牌機車馳騁街頭、在羅馬廣場吃冰淇淋、在真理之口面前測謊。

本片的劇情安排相當劃時代,當我以為結局會述說愛情是一瞬心動後的千古不變時,尾聲卻走向骨感的現實,傳遞著心動片刻裡以為能夠一生一世的伴侶,不過是一朝一夕的旅伴。